生第一胎產婦平均31.23歲 近5年增幅新高
〔記者邱芷柔/台北報導〕
國人生育年齡逐年增加,去年生母第一胎平均年齡來到三十一.二三歲,較前一年再增〇.一四歲,為近五年增幅最大,四十五歲以上的高齡媽媽更成長至五六三人。因應遲婚晚育現象,衛福部去年擴大人工生殖補助,一年以來已成功催生超過兩千六百名嬰兒。
45歲以上產婦增為563人
國內生育第一胎的生母平均年齡逐年增長,自二〇一九年突破三十一歲後,去年已來到三一.二三歲,較前一年增加〇.一四歲,增幅為近五年新高。此外,去年三十五歲以上的高齡產婦佔比也攀升至三十一.六三%,四十五歲以上的超高齡產婦更增為五六三人。
衛福部去年七月起擴大不孕症治療補助方案,將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對象由低、中低收入戶,擴大至所有的不孕夫妻;只要夫妻雙方有一方具有我國國籍,且妻子未滿四十五歲,即可申請政府的補助。
受補助對象三十九歲以下至活產前可以補助最多六次,四十至四十四歲最多補助三次。首次補助費用一次最多十萬元,再次申請補助費最多六萬,且以實支實付方式補助,而低、中低收入戶每次補助上限十五萬元。
國健署統計,去年七月一日起至今年七月十一日,已有四萬二六四二件申請通過資格審查,其中兩萬八一三九件已完成療程並通過補助費用審查,已撥付補助款十九億七七二三萬餘元,協助二三一八對夫妻成功產下二六〇四名嬰兒。
台灣生殖醫學會秘書長何信頤指出,人工生殖成功率與夫妻年齡有極大關係,民眾常看到明星、名人高齡產子就以為先凍卵後續再靠生殖醫療,但年齡仍是成功關鍵。根據國健署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顯示,三十五歲以下女性做試管嬰兒療程,其胚胎植入週期活產率接近五成,四十一歲以上則不到二成。
國泰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指出,目前人工生殖可搭配透過胚胎挑選及多種著床前檢測,輔助醫師判斷提高成功率,但這些尚不在政府補助範圍內,有無檢測需醫病共享決策,通常建議高齡、重複著床失敗、流產兩次以上、嚴重男性不孕症、不明原因不孕症等可考慮。
國健署也提醒,準媽媽年齡越高,妊娠併發症風險或胎兒低出生體重、染色體異常或其他先天缺陷疾病的風險也越高,鼓勵夫妻盡早生育。
參考訊息來源:20220718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paper/15292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