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餐是多數現代人最容易忽略的一餐,但《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》(JACC)22日發表的研究指出,不吃早餐的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機率,比習慣吃早餐者高出87%。歐洲心臟病學會(ESC)旗下期刊《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》18日刊登的研究也顯示,心血管疾病發作一個月內,不吃早餐或睡前才吃晚餐,會使心血管疾病復發風險提高到4至5倍。
美國愛荷華大學流行病學系助理教授鮑偉(Wei Bao,譯音)領導的團隊,利用「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研究」(NHANES)在1988年至1994年期間,針對6550名40歲至75歲民眾吃早餐習慣紀錄分析,59%民眾天天吃早餐;25%偶爾吃、偶爾不吃;10.9%很少吃;從來不吃者則佔5.1%。
這些研究對象調查當下均未罹患心臟病,在持續至2011年追蹤期間,2318人死亡案例中有619人死於心血管疾病。
此外,相較於天天吃早餐者,完全不吃早餐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高出87%,因其他病因而死的風險也高出19%。習慣略過早餐不吃的人,罹患心臟病的機率也高出59%,中風機率更高出至少3倍。
不過,美國伊利諾大學營養學副教授瓦拉迪(Krista Varady)認為,研究對象的不良生活習慣,例如抽菸、酗酒、運動不足、營養不均等,也都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,應納入考量。
《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》調查113名因「ST時段上升心肌梗塞」(心電圖檢查上有明顯ST波段上升,STEMI)就診的患者,分析發現這些患者平均60歲,73%為男性,其中有近六成患者不吃早餐,約五成很晚才吃晚餐,兩種習慣皆有者佔41%。
不吃早餐定義為,午餐前除咖啡、水外,沒吃其他食物;晚飯太晚的定義為,晚飯距就寢時間不足2小時,且每週至少3次。
參考資訊來源:20180424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://health.ltn.com.tw/article/world/breakingnews/27685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