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 News

醫學新知

大腸壁有凹洞 大腸憩室症上身
文/李偉誠

王老伯某天突然右下腹疼痛,趕忙就醫,初步理學檢查以為是急性闌尾炎,可能要動手術,還好後來經電腦斷層確認只是「大腸憩室炎」,僅需禁食、抗生素、點滴等保守治療,數天後就症狀緩解出院。

◎到底什麼是「大腸憩室炎」?為何會跟急性闌尾炎混淆?真的不需要開刀嗎?

大腸作為運送糞便的通道,本身是管狀的構造。憩室就是在腸壁上往外突出所形成的空腔(如圖)。但大腸憩室並非先天疾病,一般人在30歲以前很少發生,只是隨著年紀增長,發生機率也增加。據統計,40歲時約5-10%的人有大腸憩室,而到了80歲發生率可能高達70%。

研究發現,大腸憩室這種情況從西元1800年後才開始大幅增加。當時人類社會剛發明了滾磨機,且大量把穀物磨成白麵粉來食用。白麵粉本身是種低纖維的食物,經常食用會使腸道蠕動減緩、腸道空氣增加,導致大腸的腸內壓力升高。

高纖飲食、多運動 減少憩室發生
現今醫學界普遍認為,正是因為食用麵粉製作的食物,才導致腸內壓力升高,合併腸壁肌肉退化,使腸黏膜被推擠到腸壁肌肉層外,以致形成憩室的凹陷。當然憩室的原因並非單一,其他危險因子還有缺乏運動、肥胖、抽菸、老化等。

一般而言,除非發炎,否則大腸憩室的患者幾乎不會有任何症狀或不舒服。但若有糞便卡在裡面,或腸內壓力過大,導致憩室血流供應不足,就可能引起發炎,這時病患會感到疼痛、腹脹或排便不順,臨床上稱為「大腸憩室炎」,嚴重時,甚至會引發全身性感染及敗血症。

◎大腸憩室炎分單純型和複雜型兩種:

●單純型僅大腸壁增厚,而沒有進一步惡化,約佔憩室炎75%,大多以保守治療為主,包括:暫時禁食、點滴營養補充與使用抗生素。

●複雜型憩室炎佔25%,指憩室發炎,且有出血、膿瘍、穿孔、瘻管、腸阻塞等併發症,此時可能需要手術治療,如破洞修補、部分大腸切除、引流等。

要避免大腸憩室炎,需注意減少便秘、改善腸道蠕動,多吃高纖飲食、多運動、多喝水、少吃紅肉、減肥、戒菸等,都能幫助排便通順,減少大腸憩室發生,也減少憩室發炎的機會。

(作者為永和耕莘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)
試管嬰兒擴大補助》單一或雙胚胎 植入率逾9成 達國際水準
〔記者邱芷柔/台北報導〕
人工生殖植入多胚胎可提高成功率,但容易形成多胞胎影響母嬰健康。政府去年七月擴大試管嬰兒補助,限縮植入胚胎上限,帶動單一胚胎或雙胚胎植入比率自七十二.七%提升至九十三.九%,追上國際水準。醫師也指出,臨床觀察,擴大補助政策上路後,多胞胎率有下降趨勢。

政策引導醫療 多胞胎率呈現下降
二○○七年「人工生殖法」上路,限制試管嬰兒一次最多植入四個胚胎,但去年國健署擴大試管嬰兒補助,限制卅五歲以下接受補助者,最多只能植入一個胚胎,卅六至四十四歲最多兩個。

中華民國生育學會理事長張帆說明,根據胚胎植入前的染色體套數檢查(PGT-A),四十歲的女性其胚胎在第五天囊胚正常率約四十八%至五十四%,植入單一胚胎成功率約五十%,「只能植入一個,就要植入最好的胚胎」,會逼著大家想辦法拉長胚胎培養時間來篩選好的胚胎,或是透過不同的檢測手段來提高成功率,但也仍要注意胚胎以外的問題。

透過技術挑選好胚胎 成功率提高
國泰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指出,二○一九年台灣人工生殖的多胞胎率是廿四.一%,相當於每四次人工生殖就有一次是多胞胎,近一年來,人工生殖多胞胎率已降到兩成內,顯示政策引導醫療行為奏效,但歐美國家人工生殖多胞胎率不到十%,是台灣努力的目標。

賴宗炫指出,為降低多胞胎懷孕風險並提高成功率,目前常見透過技術挑選好胚胎,如胚胎縮時攝影監控培養箱,以及著床前染色體檢驗、著床前基因診斷、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等,輔助醫師判斷,以「精準醫療」提高成功率。

參考訊息來源:20220718  自由時報電子報 https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paper/1529229 
人工生殖擴大補助 一年催生逾2600寶寶
生第一胎產婦平均31.23歲 近5年增幅新高
〔記者邱芷柔/台北報導〕
國人生育年齡逐年增加,去年生母第一胎平均年齡來到三十一.二三歲,較前一年再增〇.一四歲,為近五年增幅最大,四十五歲以上的高齡媽媽更成長至五六三人。因應遲婚晚育現象,衛福部去年擴大人工生殖補助,一年以來已成功催生超過兩千六百名嬰兒。

45歲以上產婦增為563人
國內生育第一胎的生母平均年齡逐年增長,自二〇一九年突破三十一歲後,去年已來到三一.二三歲,較前一年增加〇.一四歲,增幅為近五年新高。此外,去年三十五歲以上的高齡產婦佔比也攀升至三十一.六三%,四十五歲以上的超高齡產婦更增為五六三人。

衛福部去年七月起擴大不孕症治療補助方案,將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對象由低、中低收入戶,擴大至所有的不孕夫妻;只要夫妻雙方有一方具有我國國籍,且妻子未滿四十五歲,即可申請政府的補助。

受補助對象三十九歲以下至活產前可以補助最多六次,四十至四十四歲最多補助三次。首次補助費用一次最多十萬元,再次申請補助費最多六萬,且以實支實付方式補助,而低、中低收入戶每次補助上限十五萬元。

國健署統計,去年七月一日起至今年七月十一日,已有四萬二六四二件申請通過資格審查,其中兩萬八一三九件已完成療程並通過補助費用審查,已撥付補助款十九億七七二三萬餘元,協助二三一八對夫妻成功產下二六〇四名嬰兒。

台灣生殖醫學會秘書長何信頤指出,人工生殖成功率與夫妻年齡有極大關係,民眾常看到明星、名人高齡產子就以為先凍卵後續再靠生殖醫療,但年齡仍是成功關鍵。根據國健署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顯示,三十五歲以下女性做試管嬰兒療程,其胚胎植入週期活產率接近五成,四十一歲以上則不到二成。

國泰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指出,目前人工生殖可搭配透過胚胎挑選及多種著床前檢測,輔助醫師判斷提高成功率,但這些尚不在政府補助範圍內,有無檢測需醫病共享決策,通常建議高齡、重複著床失敗、流產兩次以上、嚴重男性不孕症、不明原因不孕症等可考慮。

國健署也提醒,準媽媽年齡越高,妊娠併發症風險或胎兒低出生體重、染色體異常或其他先天缺陷疾病的風險也越高,鼓勵夫妻盡早生育。

參考訊息來源:20220718  自由時報電子報 https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paper/1529291
單眼閉不緊流口水 當心貝爾氏麻痺
記者廖雪茹/新竹報導

常有病人詢問醫師說:「我的左半臉突然動不了,左眼也閉不太起來」、「我這兩天右邊眉毛抬不起來,喝水也會從右邊嘴角流出來」,因而懷疑是不是中風了?台北榮總新竹分院神經內科醫師王晨羽提醒,這可能是貝爾氏麻痺的症狀,病人需要多加留意。

屬顏面神經麻痺 易與中風混淆
王晨羽指出,「貝爾氏麻痺」是最常引起顏面神經麻痺的原因之一,常因為一些非特定的病毒感染單側顏面神經,所造成神經發炎。貝爾氏麻痺的症狀通常是「單側」的症狀,包含眼睛閉不緊、容易乾澀紅腫,眉毛抬不起來、抬頭紋消失,嘴角無法抬起、法令紋消失、易流口水、舌頭前2/3味覺降低或消失。

由於貝爾氏麻痺與中風因都是突然發生的神經學症狀,因此容易混淆,不過,顏面神經麻痺多侷限在單側的臉部肌肉,而中風通常會伴隨更廣泛的神經學症狀,包括:單側手腳無力、單側感覺異常、單側肢體不協調、語言障礙、吞嚥困難、頭暈、眼球移動障礙等。

此外,中風所造成的臉部無力,經常只有下半臉麻痺,而上半臉(眼睛及眉毛)較不受影響。

另外,一些少見的原因,如帶狀疱疹、腫瘤、外傷、重症肌無力等,也有可能造成顏面麻痺的症狀。

王晨羽表示,貝爾氏麻痺的診斷可經由神經傳導檢查,進一步鑑別診斷及推測預後。而治療可分為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,藥物治療包括:類固醇、維生素B群(或B12);非藥物治療則包括眼睛照護、物理治療(按摩、熱敷患部)、復健運動(吹口哨、嚼口香糖、皺眉及提眉毛等運動),及早開始運動,能預防顏面神經麻痺帶來永久性的後遺症。

及早復健運動 防永久性後遺症
王晨羽說,貝爾氏麻痺的預後,就如同大部分的病毒感染一樣,無論有無接受類固醇治療,貝爾氏麻痺的症狀會隨時間自行改善,約80-90%的病人,在疾病發生3週左右,症狀會開始有所改善;約3-6個月後,7成的病人會完全恢復正常,而有少部分病人會留下後遺症。

王晨羽提醒,貝爾氏麻痺的預後和疾病的嚴重程度有關,且年紀大者預後較差,所以當出現相關症狀時,請務必至神經內科門診,尋求醫師進一步的診斷治療。
缺乏維生素D 女嬰一出生就骨折
記者蔡淑媛/台中報導

台中一名出生僅一天的女嬰因右腿腫脹、疼痛,轉送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,X光檢查發現她的右小腿竟然骨折,抽血檢查顯示嚴重缺乏維生素D,罹患「新生兒佝僂病」,在足月新生兒中非常罕見,為多年來全台唯一一例,進一步檢查她的媽媽也是嚴重缺乏維生素D,以致女兒骨骼鬆軟、脆弱。

媽也缺維生素D 致嬰骨骼鬆軟
中國附醫新生兒科主任林鴻志表示,新生兒佝僂病是骨骼軟化和弱化,通常是極度和長期缺乏維生素D造成;由於胎兒期的骨骼礦物質沉積發生在懷孕晚期,若是早產會中斷此過程,因此早產兒出生可能面臨骨骼健康的問題,但新生兒佝僂症在足月新生兒非常罕見,通常是因為母親的維生素D缺乏所造成,新生兒維生素D缺乏,會造成呼吸困難、骨質鬆軟、生長遲滯、抽筋、骨折,影響一生骨頭的健康。

林鴻志指出,新生兒出生骨折大多是生產過程擠壓造成,但從醫30多年來,第一次看到足月新生兒罹患新生兒佝僂病,一出生就骨折,國內各醫學中心也未出現這種案例。

足月新生兒罹佝僂病 非常罕見
這名女嬰出生幾小時後出現右小腿腫脹、觸摸疼痛、肢體活動力不佳,轉院到中國附醫,照X光發現右小腿骨折,抽血的維生素D僅7ng/m(正常值在30以上),

在診斷出她罹患新生兒佝僂病後,先在骨折的小腿打上石膏固定,補充高單位的維生素D,通常3-6個月能補充到正常值,就毋須擔心日常生活會有佝僂病症狀,目前女嬰恢復良好。

林鴻志說,國內女性普遍維生素D缺乏,可能與愛美、少曬太陽有關,雖然飲食攝取夠,但曬太陽仍不足,建議孕期就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,食物中的木耳、香菇、蛋黃、起士等富含維生素D。

此外,喝母乳的新生兒應補充維生素D;台灣兒科醫學會也建議早產兒要補生素D4-6個月。





林鴻志醫師指防治新生兒佝僂病,孕婦在懷孕時,應補充維生素D。(記者蔡淑媛翻攝)

參考訊息來源:20220609  自由時報電子報 https://health.ltn.com.tw/article/paper/1521868
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