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 News

醫學新知

久咳未癒逾3週 赫見肺腺癌疑轉移腦部
一名年近6旬男性久咳未癒逾3週,原不以為意,因呼吸會喘及咳血絲才就醫,竟赫然診斷出罹患肺腺癌,甚至疑似轉移到腦部,有0.4公分的腦瘤。男子突遭雙重打擊,心情盪到谷底,醫師評估後,除進行肺腺癌治療外,另採一次性超高劑量的標靶光子刀治療腦瘤,腦瘤順利消失,目前男子安心持續治療肺腺癌中。

標靶光子刀療法 掃除腦瘤
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梁家郡指出,這名男子約在半年前出現咳嗽3週未癒情況,起初只以為是感冒後遺症,直到常有呼吸急喘,甚至咳出血絲才趕緊就醫,竟在左肺發現有顆約4.6公分的肺腺癌。

梁家郡說,因男子肺腺癌已有淋巴轉移,評估轉移腦部的機會高,以腦部核磁共振檢查,又在右腦發現約0.4公分的腦瘤,一次檢查出罹雙癌的雙重打擊,讓男子頓時陷入情緒低潮。

化療和免疫療法 治肺腺癌
梁家郡指出,雖然該患者行動正常,尚未出現腦瘤的症狀,醫療團隊評估後,決定兵分兩路治療癌細胞,以化療和免疫療法治療肺腺癌。

針對腦腫瘤治療,除開刀外,考量化療藥劑不容易由血管進入腦部,若進行10到15次全腦放射治療,可能出現認知功能下降等後遺症,評估後採標靶光子刀進行三度空間立體定位放射線治療。

梁家郡說,男子去年11月接受標靶光子刀治療後,日前做核磁共振檢查,腦腫瘤消失不見,讓男子如釋重負,並安心持續治療肺腺癌,目前肺腺癌由原來的4.6公分縮小為2.8公分。

梁家郡指出,用標靶光子刀三度空間立體定位放射線治療,適合小於3公分、少於3顆的原發或轉移性腦腫瘤、聽神經瘤、腦膜瘤等,且符合健保給付標準;有乳癌和肺癌的民眾,若出現頭暈、頭痛、想吐、肢體無力等症狀,最好能進一步做腦部影像檢查。

參考訊息來源: 20190507 自由時報電子報 https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paper/1286836
輕忽胸悶、胸痛、未戒菸 3年發生3次心肌梗塞
43歲的王先生3年多前出現急性心肌梗塞,經緊急進行心導管手術,撿回一命;沒想到1年後又出現冒冷汗、喘不過氣狀況,到院急診發現左前降支冠狀動脈,再次完全阻塞,又出現急性心肌梗塞,經安排心導管手術,之後定期追蹤。

但因沒戒菸,近日又出現胸悶上急診,檢查發現心肌酵素明顯上升,並發現支架內血栓,經藥物治療後才順利出院,年紀輕輕已驚險在鬼門關前走3次,醫師提醒民眾出現胸悶、胸痛莫輕忽。

國軍台中總醫院心臟科主任賴昭宏指出,心肌梗塞是指供應心臟養分的冠狀動脈阻塞,因心肌無法獲得足夠的養分及氧氣,造成心肌缺氧、壞死,進而導致心臟功能受損,患者極易因心律不整而猝死,因此民眾出現急性心肌梗塞時,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阻塞的血管打通,才能減少心肌組織壞死,降低未來出現心臟衰竭與心律不整的機率。

賴昭宏指出,這名患者年紀輕輕就出現3次心肌梗塞,國際相關研究顯示,急性心肌梗塞患者,再次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機率約14%,其中年紀大、男性病患,合併有腎功能不良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等多重危險因子,更是再次罹患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,而再次發生心肌梗塞患者死亡率更會提高1倍。

賴昭宏提醒,民眾若出現胸悶、胸痛、喘不過氣,並同時出現冒冷汗的症狀時,務必馬上就醫,千萬不要浪費時間在嘗試按摩穴道、扎針放血,或是綑綁肢體等民間偏方,而是應馬上就醫,透過急診部、心臟內外科及心導管室團隊緊急評估,執行心導管手術,才能在黃金治療期內打通阻塞的血管。

賴昭宏並說,患者接受心導管手術後,要嚴格控制三高(高血糖、高血壓和高血脂),並要按時服藥,及養成規律運動、控制體重,飲食也儘量低脂、低鹽,更要戒菸,徹底控制危險因子,才能減少再發病的機率。

參考訊息來源: 20190508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paper/1287097
國內首傳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 男大生狂瀉20多天
衛福部疾管署今日公布國內首例「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」,為在南部念書的20多歲男大生,出現發燒、嘔吐等症狀,甚至狂拉肚子20多天,確診感染諾羅病毒與大腸桿菌O104,所幸經治療已出院。

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,該名男大生是外食族,多到一般餐廳或夜市吃飯,但日前與女友到中部餐廳用餐後,開始出現發燒、嘔吐等症狀,經檢驗均確診感染諾羅病毒,但男大生又檢出大腸桿菌O104,甚至腹瀉長達20多天。

莊人祥指出,衛生單位進一步採集同住者、共食者及廚工共35名的糞便檢體,均未檢出病原,另再採集男大生於感染前食用的牛肉、干貝、蝦子等34件食品檢體,也均未檢出病原,因此尚無法確認其感染源。

莊人祥說明,我國將「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」納入法定傳染病以來,迄今共通報確診2例,首例為2001年8月確診的外籍男童,經調查發現感染源不排除可能於僑居地感染,今年確認的男大生則是首例本土病例。

莊人祥提及,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可經由接觸受感染的動物,食入受汙染食物、飲水,或經與患者直接接觸而感染;潛伏期約2至8天,感染初期症狀為水瀉、腹痛,病情惡化後會出現嚴重腹瀉及血便,成人會有腎衰竭、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,小孩則有溶血性尿毒症候群,並可能導致長期洗腎或死亡。

莊人祥提醒,民眾應避免食用未煮熟的牛肉、豬肉等,或是飲用未經滅菌處理的乳品、果汁,且用餐前、上完廁所或接觸動物後,應使用肥皂徹底洗手,降低感染風險。

參考訊息來源: 20190510 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s://health.ltn.com.tw/article/life/breakingnews/2785145
美歐研究:不吃早餐易罹心血管疾病
早餐是多數現代人最容易忽略的一餐,但《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》(JACC)22日發表的研究指出,不吃早餐的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機率,比習慣吃早餐者高出87%。歐洲心臟病學會(ESC)旗下期刊《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》18日刊登的研究也顯示,心血管疾病發作一個月內,不吃早餐或睡前才吃晚餐,會使心血管疾病復發風險提高到4至5倍。
美國愛荷華大學流行病學系助理教授鮑偉(Wei Bao,譯音)領導的團隊,利用「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研究」(NHANES)在1988年至1994年期間,針對6550名40歲至75歲民眾吃早餐習慣紀錄分析,59%民眾天天吃早餐;25%偶爾吃、偶爾不吃;10.9%很少吃;從來不吃者則佔5.1%。
這些研究對象調查當下均未罹患心臟病,在持續至2011年追蹤期間,2318人死亡案例中有619人死於心血管疾病。
此外,相較於天天吃早餐者,完全不吃早餐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高出87%,因其他病因而死的風險也高出19%。習慣略過早餐不吃的人,罹患心臟病的機率也高出59%,中風機率更高出至少3倍。

不過,美國伊利諾大學營養學副教授瓦拉迪(Krista Varady)認為,研究對象的不良生活習慣,例如抽菸、酗酒、運動不足、營養不均等,也都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,應納入考量。

《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》調查113名因「ST時段上升心肌梗塞」(心電圖檢查上有明顯ST波段上升,STEMI)就診的患者,分析發現這些患者平均60歲,73%為男性,其中有近六成患者不吃早餐,約五成很晚才吃晚餐,兩種習慣皆有者佔41%。

不吃早餐定義為,午餐前除咖啡、水外,沒吃其他食物;晚飯太晚的定義為,晚飯距就寢時間不足2小時,且每週至少3次。

參考資訊來源:20180424 自由時報電子報 https://health.ltn.com.tw/article/world/breakingnews/2768581
電子植入物刺激 帕金森氏症自由行走
加拿大科學家研發出可提升腿部神經訊號傳回大腦的電子植入物,
經試驗發現,接受這種療法的帕金森氏症患者行動能力大幅改善,甚至可正常行走。
約四分之一的帕金森氏症患者不良於行,有些人走路會突然僵住無法前進,甚至跌倒。賈格說,接受該新療法的患者可重拾部分獨立能力,大幅改善生活品質。六十六歲婦女賈汀(Gail Jardine)附和道,自兩個月前她植入該電子刺激器後,生活品質已顯著改善。她之前走路會不時僵住,每天跌倒兩到三次,使她逐漸喪失信心,也不再與丈夫到鄉間走走,而現在是她兩年多來首度可以自由行走。
走路需要大腦與腿部來回傳輸訊號。首先是大腦告訴腿部移動,而在腿部邁出一步後,大腦接收訊號後再送出訊號,指示進行下一步。賈格認為,帕金森氏症縮減傳回大腦的訊號,而使該環節斷裂,進而造成患者行動僵硬。他推斷,刺激器發出的電脈衝可重新喚回腿部至大腦的回饋機制,「這是全然不同的復健治療。過去我們以為,帕金森氏症患者的行動問題出在大腦到大腿的訊號沒傳輸成功,但似乎是傳回大腦的訊號衰減了。」
腦部掃描顯示,患者接受該療法前,腦部控制行動的區域無法適當運作,而在治療數月後,相關區域呈現恢復跡象。更令人驚訝的是其療效持久,即使取出植入物不再給予刺激,效果仍可持續。慈善組織「英國帕金森氏症」(Parkinson’s UK)研究經理波特(Beckie Port)醫師表示,若進一步研究顯示相同成果,將可能大幅提升生活品質,讓帕金森氏症患者享有日常活動的自由。

參考資訊來源:20180424 自由時報電子報 https://news.ltn.com.tw/news/world/paper/1283797

登入